健保署今(17)日召開記者會宣布「雲端醫療影像資訊分享平台」啟用,鼓勵大醫院上傳檢驗檢查影像,其它的基層院所就可透過該系統查詢調閱影像及報告內容。對民眾而言,到其它醫院尋找第二醫療意見或後續照護時,不需要在原醫院花費200-600元燒錄影像報告資料,也可以避免重複檢查,有助於節省健保資源。
健保署表示,這項國內各院所合作建置的雲端醫療影像資訊分享平台,從今年元旦起,各大醫院為病患所執行的CT(電腦斷層)及MRI(核磁共振)檢查,健保署鼓勵各醫院即時將檢查的影像及報告上傳,藉此落實分級醫療的理念,提升病患就醫品質及方便性。
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,對民眾而言,至同層級醫院尋找第二醫療意見或後續照護,不需要在原醫院花費200-600元燒錄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、超音波、胃鏡與大腸鏡等影像,也不必再影印抽血檢驗檢查報告。只要由雲端資料調閱,就可看到報告,節省等待醫院作業流程與金錢花費,也降低重複檢查的潛在健康風險。
其次,民眾如果由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診斷與檢查後,回到自己厝邊診所與地區醫院追蹤治療時,可以請醫師參考雲端的醫療資料,提升民眾後續治療的方便性與連續性。
陸續納入超音波、胃鏡、大腸鏡、X光片等影像分享
李伯璋指出,今年健保支出約6,600億元,按每年5%的成長率估算,民國110年就要再提高健保費,鑑於未來要調漲保費有其現實面的難處,必須加強節流,健保署統計自民國93年至105年間健保申報件數已達40億筆,審查資料量達3,000萬筆,從健保大數據分析發現,控制不必要的檢驗檢查及用藥是重要關鍵。
為此,健保署把「健保雲端藥歷系統」升級為「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」,擴充內涵與功能,讓醫師在為病人診療時,可查詢病人近期在各家院所做過的檢驗檢查、手術等共11項整合資訊。
據統計,在每天100萬健保就醫人次中,有82.1%的病人在就醫或領藥時,均有透過醫事人員查詢本系統,其中最容易重複開藥的降血壓等6類慢性病用鄭語皓藥,從103至105年用藥日數重疊率已明顯下降超過一半。
健保署從107年1月1日起推動大醫院將CT及MRI等影像上傳雲端,截至15日約半個月,已有71%醫院進行上傳,64%醫院進行調閱,呈現逐漸上升趨勢。目前每日100萬門診就醫人次中,約30萬人次會處方檢查檢驗。
李伯璋表示,健保署會以民眾的需求為考量,未來陸續納入超音波、胃鏡、大腸鏡、X光片等影像分享。根據健保署去年7月至11月先行試辦跨院共享電腦斷層攝影、核磁共振造影及超音波,若以1點1元計算,檢查費用為91.86億元,比前年同期省下7.8億元,未來可望節省更多。
留言列表